鳳儀書院
清代鳳山縣城有新舊兩城,鳳儀書院的興建係因林爽文事件造成設於興隆莊(現左營)的舊城殘破,其中的屏山書院也毀於戰火,因此於嘉慶19年(1814)於新城(現鳳山)內設置鳳儀書院。
鳳儀書院的興建始於知縣吳性誠的倡議,當地仕紳團體奮社的捐資,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負責實際興建。鳳儀書院除教學功能外,尚有文昌祠 、敬字亭、試場、義倉、曹公祠、五子祠、義學等多功能,並曾做為調解訟案與「修志采訪局」的所在地,甚至於咸豐3年(1853)的林恭起事中作為「軍機房」。光緒十七年(1891)舉人盧德祥重修,是唯一文獻記載的重修紀錄。
日治時期先後做為日本陸軍台南衛戍病院鳳山分院、養蠶所及鳳山郡役所宿舍。二次大戰後,產權歸屬教育部學產基金,將土地出租,住戶居住其中並加蓋建物及設施居住使用。民國74年(1985)內政部指定鳳儀書院為古蹟。文化局於民國94年(2005)取得土地管理權後,以三年時間陸續完成書院租佔戶搬遷及增建物拆除,並於民國98年( 2009)進行書院整體修復工程,至民國102年(2013)完工。
鳳儀書院修復後,除呈現原有古蹟風貌外,還具有現代化使用機能。再利用方面則以書院原有功能為主體,配合書院氛圍策畫,包括書院運作、科舉介紹、鳳山歷史與鳳儀書院歷史等展示,以活化此一台灣現存書院中,年代最早且規模完整與最大之書院。
鳳儀書院現存的建築群自南向北有:照壁、頭門、講堂、廳事及兩廊廳舍,書院東畔尚有曹公祠及試院頭門之殘蹟。其次,義倉及敬字亭雖已不存,但尚可見部分地基,今均鋪上卵石作為標記。每座建築之特色詳述如下:
照壁
照牆也稱為照壁或影壁,它樹立在建築物大門的外面,但也可立在內院或後院,有遮擋的作用。事實上,古時照壁還有反射光線的作用,在民宅前立照壁,可使室內明亮。
台灣的傳統慣例多樹立在大宅第或寺廟正前方,典型的例子如台北孔廟 正前面的「萬仞宮牆」照壁。鳳儀書院的照壁係以紅磚築成,但外表粉刷白灰,古時為一堵白色的照牆。它的牆頂有微曲的屋脊,造型簡潔而雄偉。照牆左右設置直櫺磚窗與門樓,現今只剩下右側門樓,額題「登雲路」。而左側已傾毀的門額為「步天衢19」,反映出創建鳳儀書院時對莘莘學子求取功名之途的期許。
頭門
頭門即建築群的頭一座門殿,鳳儀書院頭門為五開間,中央三間闢三門,左右邊間設房間,古時應為院丁之職的守門者所用,即門房。中門置抱鼓石,花崗石所雕,不作螺線只雕雙螭蓮花,造型渾厚古樸,屬於乾嘉時期風格。次間門前置門枕石。格扇門作成「一馬三箭」的直櫺式,裙板淺雕卍字不斷,造型古雅。中門上大楣凸出一對門印,即門簪。門楣上排樓自下而上依次為楣引、斗座、三彎枋、一斗三升、連圭枋與桁引,風格古樸。
頭門的梁架採「七架梁」,架內部分為「三通三瓜式」,即三根通梁只用三個瓜筒,一般對稱式棟架應為「三通五瓜式」,但鳳儀書院頭門將門扇落在中脊之前一架,所以形成非對稱棟架。所用瓜筒圓胖,瓜腳較短,與同時期的鳳山龍山寺風格相近。棟架上的月梁呈現「束頭」高於「束尾」,明顯屬於泉州風格,木構件不過度雕琢,反映書院建築之雅趣。
頭門的石柱珠也屬乾、嘉時期之鼓形造型,不作束腰,這些都是清代流行的風格,在台灣建築史上具有研究與比較的學術價值。
頭門的屋脊仍保存「飛鳳」之鐵骨,推測應是泥塑外加剪黏之裝飾。
左右設牆門,以別內外,使後面的「廳事」與「學舍」成為較私密性的空間,有分別內外之功能,左牆門額題「說禮樂」,右牆門額「敦詩書」,表明這是學習的空間。
講堂
書院中最主要的建築為講堂,它多座落在書院建築群的中央,前後左右環繞著其他配屬的建物。簡單而言,講堂就是最主要的教室,主持的山長或所聘的老師即在此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
鳳儀書院講堂面寬三開間,進深用五根柱子,屋架為十一架,採「徹上露明造」,即是可以見到整座棟架的細節,而不作天花板。架內施三通五瓜式,指三根通梁與五個瓜筒之棟架,但最上層瓜筒卻以斗座代替,這是台灣常用的技巧。
瓜筒圓胖屬較簡潔的形式,不施長瓜腳,即所謂「趴瓜」,瓜腳作鴨蹼狀,稱為鴨蹄。棟架上有較多的雕花材並施以彩繪及撒螺片,如:束隨飾琴棋書畫、頭巾與瓜串飾花草、二通隨飾螭龍。
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前步口柱員光屐作巨大的關刀栱,不施吊筒,這點與頭門是有別的。
講堂為敞廳式,前面不裝格扇門窗,但背後有格扇,成為供桌的背屏。清代原應有供桌,至於所供奉之神明為何?未見於盧德嘉的采訪冊,但講堂東壁原嵌「鳳儀崇祀五子並立院田碑」,或可推測為五子。另外,講堂講堂屋脊現只剩下龍形鐵製骨架,曲線極優美,推測原來可能為水龍之泥塑剪黏脊飾。
兩廊廳舍
學舍就是學生住宿生活的房舍,鳳儀書院在講堂左右各有一排學舍,為對稱格局,學舍每邊擁有六間房,共有十二間房供學生住宿。每三間為一單元,中闢敞廳,左右為房間,每個房間推測應該可以住3到4人。至於房間內部的床鋪及書桌家具,則無從考證。自兩廊學舍通往講堂後廊,原設有過水亭,今亭已不存,僅餘地坪四個柱位的石跡。
廳事
鳳儀書院最後一進為廳事,這是師長官員辦公及住宿之所。廳事中央三開間為辦公用途,據《鳳山縣采訪冊》記載,廳事中供奉文昌帝君、奎星與倉聖,祭祀功能極明顯。左右各有兩間房,提供作為師長住所,虎邊房間可見舊木板窗。
廳事建築在近年大整修過程中,發現正廳前有軒亭台基遺蹟,雖在《采訪冊》中未加描述,但實物說明它有軒亭,在台灣古建築中屬合理作法,具有遮陽擋雨功能,因此將它復建。軒亭採捲棚屋架,有雙梁與廳事前廊相接。
汝窯
一、獨領風騷
宋代陶瓷蓬勃發展,各個窯口在造型、釉色、裝飾技法與製作技術上各勝擅場。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的汝窯,產燒的瓷器,器形端整大方,釉色滋潤瑩澈,在眾多青瓷窯中脫穎而出,成為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。
汝窯瓷器的釉色風格獨具,它藍中帶綠,又微微閃現著淡粉色的光澤。和宋朝的耀州窯、南宋官窯、龍泉青瓷截然不同。自從明清以來,即深受鑑賞家所注意。無論是「天青色」、「雨過天青」或「淡青色」,都不足以形容實品的溫潤典雅。同樣的,汝窯瓷器的品級,無論是釉表帶開片或是完美得一點紋路也沒有,它在鑑賞家的心目中,始終是獨領風騷,足以視為青瓷的典範。
二、精緻風尚
汝窯瓷器的使用,大約在北宋哲宗到徽宗(1086-1106)的二十年之間。時間雖短,卻在作品中流露出跨國界的交流意象。
創意來自伊朗、埃及玻璃工藝的紙槌瓶,在十一世紀初左右傳入中國。流行於九至十世紀的中東玻璃紙槌瓶,用來裝酒、油或薔薇水。而為陶工加以仿製的汝窯紙槌瓶,可作為擺設或賞玩之器。
同時出現在漆器、金屬器以及其他瓷窯中的蓮花式溫碗,表現出特定時空之下流行的造型。它和韓國高麗青瓷近乎一模一樣,也反映出十二世紀時北宋與高麗陶瓷貿易的往來,具體地呈現《宣和奉使高麗圖經》一書的記載。而說明北宋時出訪韓國的徐兢,在高麗皇宮中看到的瓷器,無論是「越州古祕色」或「汝州新窯器」,或正是汝窯曾經存在的器類。
三、皇家標誌
珍藏在故宮的汝窯瓷器,作品背後隱含著動人的傳奇故事。儘管時光飛逝,歷史不再重現。但鐫刻在汝窯底部的銘文,彷彿經典品牌,穿越時空,字字清晰地刻劃出值得記憶的流傳經過。
以「奉華」兩字刻銘著稱的青瓷碟,因南宋高宗的寵妃-劉貴妃別號奉華,又曾擁有大小兩方奉華印,而間接透露此件作品存在和劉貴妃的關係,以及它被南宋皇室收藏的經過。
底部題刻清高宗御製詩的青瓷圓洗,從「趙宋青瓷建汝州,傳聞瑪瑙末為釉」的敘述中,得知這件作品正是乾隆皇帝所能辨識出來的少數汝窯之ㄧ,而說明它在十八世紀清宮流傳的經過。
四、卓越技術
汝窯神秘而獨特的天青色釉,在宋代文獻中,記載它含有豐富的瑪瑙粉末。以今天科學的角度解讀,瑪瑙是石英的一種,由二氧化矽沉積而成。在釉中加入瑪瑙粉末對瓷器的釉色、質感、開片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。但是,汝窯產地盛產瑪瑙,北宋也曾多次前往開採,加上汝窯表面閃爍著若隱若現的淡粉色光澤,無不讓人以為這正是「瑪瑙入釉」的現象。
為追求瓷器完美無瑕的質感,多數汝窯以滿釉支燒法來燒造,製作時僅在底部以支釘隔開坯體和匣缽,讓瓷器不變形,也讓釉能夠覆蓋住整件作品,達到滿釉的目的。燒製完成的汝窯,底部支釘細小若芝麻。傳世汝窯盤、瓶、碗和稍大的洗,底部有五個支釘痕,而小尺寸的洗和碟用三個支釘,水仙盆用五或六個支釘。
“朱緙”被譽為中國緙絲技術的高峰,其作品成為當時官僚文人爭相搶購之物。朱啟鈐作《絲繡筆記》上雲:“精巧疑鬼工,品價高一時。”
安儀週《墨像匯觀·名畫》中收有朱克柔緙絲作品,文彥可題字云:“朱克柔,以女紅行世,……此尺幀,古澹清雅,……至其運絲如運筆,是絕技,非今人所得夢見也,宜寶之。”
朱克柔的傳世作品之一《蓮塘乳鴨圖》,製作工巧,生意渾成,可謂巧奪天工。另一緙絲作品《山茶蛺蝶圖》、《牡丹》,於磁青色絹上,用彩緯緙織盛開的三朵山茶花和一隻飛舞的蛺蝶,為宋代緙絲畫中絕佳作品。今上海博物館、遼寧博物館等處均藏有其傳世作品。
《蓮塘乳鴨圖》長107.5厘米,寬108.8厘米。畫面生動活 潑,色彩富有變化,紅葉白鷺,綠萍翠鳥,蜻蜓草蟲,雙鴨遊樂,白鷺鳥神情精靈剔透一雌一雄雙鴨游哉悠哉。青石上緙制隸書小款“江東朱剛制,蓮塘乳鴨圖”, 畫面左下角有“克柔”朱紅印一方。此件緙絲幅式很大,組織緊密織細,絲縷勻稱,層次分明,製作工巧,生意渾成,可謂巧奪天工。著名緙絲藝人朱克柔的作品。
山茶蛺蝶圖》為南宋緙絲名家朱克柔的傳世作品,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。原件高25.6厘米,寬25.3厘米。在磁青色的地上,用彩緯緙織出盛開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對飛舞的蛺蝶。用齊緙法緙織枝幹綠葉,以及盛開的山茶花的花蕊和花瓣;蝶翅用搶緙法暈色,蝶須輔於構緙點綴。分枝上的三個蓓蕾含苞欲放,被蟲蛀過的黃葉,表現得惟妙惟肖,十分逼真。左下角有朱克柔緙織的“朱印”一幀。
留言列表